为了促进在地震工程综合模拟与城乡抗震韧性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及学术交流,充分发挥和利用重点实验室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环境,吸引、凝聚国内外优秀学者,促进新兴和交叉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综合模拟与城乡抗震韧性重点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热忱欢迎和邀请有关领域的国内外学者、科研人员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
开放课题紧密围绕本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资助具有相当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有关要求如下:
一、研究方向和选题范围
(一)地震工程模拟与耦合控制
复杂环境耦合动力试验缩尺效应;地震波流耦合自适应控制技术;基于数物协调子结构加载技术;高性能混合动力试验技术。
(二)高性能计算与智能仿真
工程防灾数值模型更新/数字孪生技术;基于混合现实(MR)、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的结构地震过程可视化智能仿真技术;跨尺度建模与分析技术;高性能动力计算软件开发。
(三)工程抗震韧性与减隔震控制
多灾害耦合作用下工程结构响应机理;高性能隔震及消能减震技术;工程结构物理失效与功能损失关联理论;工程震后快速恢复技术;基于地震韧性的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新方法;工程结构动力损伤破坏机理。
(四)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防御
地震地质灾害致灾机理及风险评估技术;城乡抗震韧性评估方法;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城乡建筑群全寿命周期内地震风险评估方法。
二、项目设置
资助经费不超过5万元/项,执行期为1年。
三、申请要求
申请者为具备博士学位、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国内外教学、科研人员;不具备高级技术职称的申请者,需由两名本专业有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
1、项目组成员至少有1名重点实验室固定科研人员;
2、优先资助申请者与实验室人员有合作基础的研究项目;
3、申请者需在规定日期内提交纸质申请书一式4份(以邮戳日期为准),并通过E-mail提交申请书电子版。申请书模板见附件。
四、成果要求
1、项目结题前,研究成果必须以重点实验室为完成单位发表2篇SCI检索论文,或1篇SCI检索论文+2篇EI检索论文;
2、论文成果要求与开放课题申请的研究内容相关;
3、项目执行期内,需来实验室开展短期合作交流,累计时间不少于1周,并做学术报告。
五、受理时间
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接受项目申请,截止日期为2021年6月15日,逾期不予受理。
六、项目管理
课题申报截至后将针对申请书进行形式审查、预算审核并组织评审专家对申请书进行专家评审。获得资助的项目,项目负责人需填写项目合同书。
七、其他
1、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王中兴 18622609668
E-mail:eessr@tju.edu.cn
2、申请材料寄送地址:
天津市津南区雅观路135号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43教学楼,邮编:300350
附件: 项目申请书模板
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综合模拟与城乡抗震韧性重点实验室
2021年4月30日